最新公告:
身在潍坊,唱响四方!---本公司已将业务开展到青岛、临沂、烟台、临沂、威海、诸城等山东各个地区!
产品特点
最新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联系我们  
13386360316
地址:山东省诸城市舜王民营
经济工业园
潍坊密元建筑建材有限公司
官方热线:13386360316
直销热线:13853626202
行业特点   当前位置:主页 > 产品特点 > 行业特点 >
14位同济建筑“八骏”成员聚首共话学术前沿添加时间:2017-05-24  作者:密元

5月18日晚,《同济八骏》新书发布会暨青年建筑沙龙在钟庭报告厅举行。作为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5周年院庆学术活动之一,本次沙龙邀请到了任力之、章明、张姿、王方戟、童明、曾群、张斌、周蔚、柳亦春、陈屹峰、李麟学、袁烽、庄慎和李立共十一组、十四位八骏成员。讲座当天现场座无虚席,14位同济培养的优秀建筑师带来了11场精彩的讲座。

    “八骏”合影(前排左起:童明,庄慎,章明,任力之,陈屹峰,张斌,王方戟;后排左起:李立,张姿,李麟学,柳亦春,曾群,周蔚,袁烽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围绕“同济八骏”进行序言致辞。李振宇表示,“看到这样一个群体,你就会发现,这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巨大成就。他们14个人,拿了14个学士学位(同济大学10个,东南大学2个,重庆大学1个,湖南大学1个),13个硕士学位(同济11个,东南2个),6个博士学位(同济大学5个,东南大学1个)。这33个学位都是中国的学位,难道不值得我们建筑教育界高兴吗?他们聚集在同济和同济不远的地方,反哺建筑教学,是命运使然,也绝非偶然。”
      李振宇在《同济八骏》序言《八骏之骏》中写道,2014年春,学院要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扶持,于是“同济建筑八骏”的名称得以正式登台亮相。“八骏”之名,来自于古代“八骏图”的美好传说。“骏”是最好的马,也与“俊”通,是“美”的同义词。当时我们提出遴选的条件有三:其一,有在同济学习或研究的经历,是学院的专职、兼职建筑设计教师,受学生欢迎;第二,是知名的建筑师,设计水平受到专业界的认可,作品在重要期刊发表,个人得到奖励;第三,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属于承上启下的中生代。当时也不是没有犹豫的理由,有人感到,这样会不会显得太突出个人;也有人觉得,对年长于他们的那代人似乎不够公允;还有人认为,遴选的标准还可以讨论。但是,我们的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包容的学院,同事们表现出足够的气度,大家很快就接受了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名称。来自学院的全职教师章明(合作者张姿)、王方戟、童明、李麟学、袁烽、李立,来自同济设计院的硕士生导师任力之、张斌(合作者周蔚)、曾群,以及建筑系兼职教师柳亦春(合作者陈屹峰)、庄慎,共11组14人成为“同济建筑八骏”的成员。李振宇在序言中说,为什么“八骏”不是八个人,因为八是吉数,八也可以是虚数,表示一个群落(比如“扬州八怪”);八也是动态的,不是终身制,先入者有压力,后来者有希望,相信诸君当一直努力。到今天,三年过去了。八骏的成员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暂时没有新人加入;八骏的成果,却增添了新的光彩。

袁烽:走向数字包豪斯

      袁烽率先带来了题为“走向数字包豪斯”的演讲,展现了当下最为前沿的建筑设计方法和建造体系。
      袁烽首先回顾了包豪斯的历史,引出拥抱建筑和技术这一观点,希望以积极尝试的姿态面对当今建筑数字化技术。袁烽介绍了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项目案例。在最近的一个作品“池社”中,他们团队第一次用现场机器人建构的方式来探索全新的可能。运用砖这种传统的材料,通过微分的方法,使得它在建筑表面形成起伏的弧线、出挑的雨棚。建筑在空间上依然遵循传统的建筑思想,但是在建造方面却提供了新的内容。第二个例子是暑期工作营的数字木构搭建,袁老师特别强调的研究机器人的工具,这种工具可以在电脑上全模拟加工过程,并且与数字化木工工厂全方位融合,让模拟到生产无缝衔接。第三个例子是位于四川乡村的一个项目——In-banbom,建造在52天内全部完成,实现了70%的预制化,由苏州的工厂预制。在工地现场施工过程中,袁烽老师发现工人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留守女性,因此思考乡村不应和城市对立起来,未来的定制小型化加工是否能融入到乡村,产业技术或许可以将劳动力带回乡村,帮助乡村人口重新找回自信和活力。
      最后,袁烽重温了自己提出的走向“数字包豪斯”的十点倡议:确立人机协作、机器学习的算法时代的共同宣言与伦理准则;强调从建筑形式范式革新走向建造范式革新的观念转变;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的营造观;推动新设计理念的实验探索、新知识体系与新认识共识;实现建筑、土木、材料、信息、自控、计算机、机械等跨学科的整合;走向数字化建造工艺的升级与创新;编制从“工艺”到“工法”再到“规范”的建筑行业新流程与新体系;讨论未来建筑产业生产流程、模式的转型与建构;谋划建筑数字工厂的未来;倡导数字、健康、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共同体模式。

池社

数字木构搭建

 In-banbom

 

张斌 & 周蔚: 曾因C楼设计一战成名

      呼应第一场讲座袁烽老师“技术乐观派”的主张,张斌首先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技术悲观派的立场。其次,张老师正式为与会师生介绍了近期的一个小项目——工作室西岸办公室。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临时使用计划。项目的核心问题是空间质量和成本的关系,他们试图利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一个好的使用空间。最早方案可以看到基本的诉求,但是完成后总觉得不满意,认为这个方案里外双层的集中空间过于正式。后来由于童明老师的加入,使他有一个机会可以推翻最早的方案。与此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张老师参考了法国建筑师Jean Prouvé晚年的住宅。这个住宅是Jean Prouvé在工厂倒闭后,归隐到乡村,用工厂中剩余现成构件为家人建造的一个居所。这个房子的参考价值在于廉价的操作所能获得的空间品质,以及这种品质和他个人心境的关系,这正是张斌老师想要为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随着童明老师的加入,可用场地的面宽减小了、进深增大了,于是张老师选择让建筑与童明老师的小房子一起围成一个合院。房子一层是团队的工作空间,二层是张斌老师和周蔚老师的办公室,保留了方案初期混合结构的做法,一层是砖混结构,二层是轻钢结构。现场施工过程并不是完全按照图纸来进行的,而是根据实际效果和使用诉求做了许多即兴的调整。
      张老师分享了工作室建成后的照片,其中可以看到从邻居工作室看各个立面的关系、庭院尺度和树木的关系、二楼的办公室与一层工作空间的对望关系。在细节上,轻钢部分的结构构建都是与窗框相同的尺寸,所以整体感觉上结构是退后的,形成了一种轻盈通透的氛围。当建筑空无一物的时候,这个空间似乎是一种比较有建筑诉求的存在,但当建筑被使用的时候又呈现一种随意的居家的状态。在二层,张斌老师和周蔚老师的办公室与花房相接,工作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类似二层庭院的地方。经过一年的使用,空间陆陆续续得到填充,变得越来越有生活气息。花房和茶室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张老师和周老师热爱生活的心态。

工作室西岸办公室

法国建筑师Jean Prouvé晚年的住宅

办公室与花房对接

 

柳亦春 & 陈屹峰:讲述心领与土地主题

      大舍的柳亦春老师和陈屹峰老师围绕“心灵与土地”的主题分别介绍了一个近期项目。“心灵与土地”可以说是大舍工作的目标和对项目的理解,任何建筑都需要建立人和所在场地的联系,柳老师认为如何连接心灵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建筑的终极目标。
      柳亦春介绍了台州美术馆项目。台州美术馆以前是一个老粮库。建筑在一片粮仓之间,场地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筑前有一个小广场,二是近处有一座山。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如何回应场地的策略也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首层向广场打开,二是顶楼对山打开。想法非常简单,但是运用设计手法依然可以产生强烈的效果。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是项目的建筑占地面积较小,所以需要做二到三层,美术馆功能本身要求层高较高、要达到6-7m,但是对于小美术馆而言竖向交通流线太长会造成在心理上的不舒适,因此设计选择利用错层来减少从下方展厅到达上方展厅的距离和时间,这一点是与人的体验和身体相关的。同时错层也带来了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层的分隔在体验上被弱化。设计里用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筒拱结构,其实筒拱的出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柳老师团队试图通过这个设计来体会巨大尺度的拱与小尺度的拱给人的不同感受。在建筑面对广场的正立面中,设计将筒拱外翻到了立面上,形成了一种正面性。在对山的一面,筒拱以剖面方向与山产生关系,是一个室内视线的隐身和延续。顶层的覆盖筒拱尺度被放大了一倍,由1.8m变为3.6m,从轴测图上可以看出顶层的覆盖其实是将下面的空间全部笼罩的,参观者从二层和三层都可以看到顶层的屋面,形成空间的流动和暗示。

台州美术馆-老粮库

      陈屹峰介绍了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项目。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是震后援建工程中的一个。项目希望从场地现状入手来进行处理,幼儿园所处的位置是在一个台地的边缘,周围群山环抱,正西方有一个山口,通过山口可以看到下方村舍。设计中为了应对周围极有压力感的群山环境,想营造一个人工气息浓厚的场所,其次希望通过建筑操作实现与台地和山口的关联。首先,针对所有幼儿园都需要有围墙这个老问题,陈老师团队采取了一个简单的策略:将基础下方挖出来的土方重新堆回场地,将场地标高抬升1m,这样围墙从外面看有2.2m,从内部看其实只有1.2m,通过这个操作实际实现了原有台地的强化。其次,在建筑布局上为了与周边的村舍体量相协调,所以将大体块分解成小体块,建筑分部在两边,当中形成一个广场,广场面向西侧的山口敞开,入口设在北边也是依据当地风水的习俗。从北边进入,上几级台阶来到一个小院子,向西一转便看到了U形广场和山口。场地和主体建筑都运用砖材建造。考虑到雅安雨水多的特点,设计中又增加了一个外廊联系分离的体量,外廊一部分是主体砖建筑的架空,一部分是轻钢结构的新增,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丰富体验。

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

李麟学:开放而求变

      具有初始状态的当代建构,以其本体物质系统的组织,以及对于自然的融入,成为李麟学和麟和建筑实践中最为关注的话语——自然系统建构。这一本体论涉及了“人-自然-城市-建筑”系统之间复杂关系的建构,朝向一个人工自然系统的建构目标——自然是感知的、自然是文化系统的遗产、自然是技术的应对,是气候、风向、日照这些要素内在秩序的塑形、自然是对于可持续议题的相应、自然是一个建筑性能的议程。
      李麟学将自己在建筑策略层面的关键词概括为“自然、系统、虚空、材料、结构、热力学”。“自然”指的是环境恶化现状下如何创造良好控制的建成环境。“系统”指的是用什么系统来应对中国复杂而猛烈的城市化进程,李老师以在深圳双年展中的作品“微巨构”为例,设计中展示了一个基本想法:以一些微小的单元来形成巨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使人与自然发生良性互动。讲到“虚空”的概念,李老师以杭州市民中心为例进行阐释。作为一个大容量的地标建筑,与甲方期望的超高层形态不同,建筑师希望开放一片花园给公众,改变市政建筑传统的刻板印象,建筑是低矮的、群簇的、向环境打开的,在巨大的城市虚空中形成都市尺度的自然状态,在90m的高空用圆环连廊连接分散的体块。技术上将350000㎡的容量放到地下,通过草体覆盖、呼吸幕墙等手段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材料”以一个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为例,项目地点在山东省黄河入海口,出发点是从材料着手,希望用当地的土来建造,为此做了很多实验来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从一块砖的压力测试到模板问题、如何建造问题,再到配色潜力和与其他材料的交接。最后李麟学跟大家分享了“热力学”方面的关注,当把视线放到自然上的时候,既可以是诗意的也可以是技术的,李老师关注建筑热力学的状态。在崇明项目中他关注怎么把湿地的能量融入到建筑之中;在博物馆案例中则通过技术手段捕捉风的流向,进行详细计算,从而得到建筑的形态和空间;正在做的河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也是一个关于风的建筑,可以随着风向、光线、能量调整形态,由此设计可以是动态的,跟环境相呼应调整的。讲座最后,李麟学做出了简单的总结,指出建筑作为一种知识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作品“微巨构”

杭州市民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项目

李立:勤奋而独立

      李立将上次八骏聚会以来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梳理,通过简单的语言分享了5个近期的实践作品。 
      第一个项目是位于山东威海的一战劳工纪念馆,基地在海边,场地自选,经过场地调研李老师决定不要画蛇添足,选择一个微小的岩石缺口处,将建筑嵌入岩石之中,使得周边环境不做任何干扰。在形成一条下行的坡道后,整个建筑的故事就算讲完了。第二个项目是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是大容量的扩建怎么和原来的小体量建筑相协调,建筑师的策略是将大体量放到地下,地面的建筑化整为零,通过层层递进的空间和原来的小尺度建筑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建筑群,最终的建筑看上去有许多标高,材料也多种多样,看上去是若干建筑拼合而成的印象,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建筑群。第三个案例是河南洛阳的千唐志斋博物馆,这个项目主要探讨了博物馆的结构、空间、展陈方式、坡地地形之间的关系,展陈方式和结构是一气呵成的,建筑肌理则和周边的小镇环境融为一体。第四个案例是贵州省美术馆,这是由贵州省博物馆一个省级文保单位改造而成的,李立老师采取的策略是保留原有建筑的本体,在内部置入一个活跃的心脏——一个新的展厅,这个展厅的结构是独立的,与新馆相连,对原有的建筑产生最小干预,同时形成一个新旧结合的新建筑。最后一个案例是正在进行的上海博物馆东馆,竞赛获得第一名的方案是希望形成一个大型的园林,通过这种平铺的形态希望探讨超大博物馆和人的尺度以及和城市进化的关系。在目前正在进行的阶段,由于用地条件的变化,博物馆不太可能是一个整体摊开的形态,调整后建筑向地上垒高,但是仍然希望建筑和城市、自然有一个良好的对话,而且希望实现一个人和人、人和建筑、人和展品之间有互动关系的集合体。

一战劳工纪念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千唐志斋博物馆

 贵州省美术馆

上海博物馆东馆

任力之:走进非洲和欧洲的践行者

      任立之介绍了自己主持设计的三个不同国家的建筑项目——非盟会议中心、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并和大家分享了其中相关的建筑故事。
      非盟会议中心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由于特殊的政治性,这个建筑需要代表非洲四十多个国家的意志,还要体现中国的援助。在前期的工作中,任老师对建筑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个建筑实际上是非洲最高的政治舞台,因此需要一个普世意义的形象,代表非洲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若以某一个确切的国家形象呈现是不合适的,所以当时采取了一个简洁现代的策略。但是业主反馈在建筑形态的操作手法上还是有一些不满意之处,后来任老师通过与非洲留学生的交流,发现非洲人民比较倾向于动态自然的形式,对直线方盒子的认同度较低,后期方案因此做了调整。在方案介绍的时候,任老师面对着四十多个非洲总统,其中不乏当时政界的风云人物。在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洲的建设条件很艰难,各种技术设施都不具备,因此建筑采用了大量异地预制的构件。考虑到当地恶劣的暴雨气候,设计对幕墙系统也做了大量研究。

非盟会议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的基地位于一个非常开阔的轴线上,建筑师认为在这里最合适的是一个方盒子,立面对各个方向可以形成均衡。设计中,底层形成微微隆起的入口,幕墙体系多变而复杂,每个立面根据日照形成不同开合度的处理,节点和构造的处理也十分细腻。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

      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的中央做了钢结构,外面的表皮吊挂在中心钢结构上,表皮由钢桁架和膜组成。在制作核心筒的时候,任老师见识到了意大利高明的施工技术,体会到了与之前非洲相比极高的现代化建造水平。

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

      最后,任老师引用康德的一句话结尾:世界上有两件事情让人敬畏,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曾群:开朗而自如

      曾群用两个身处环境截然不同的项目——上海棋院和马家浜文化博物馆阐述了自己在都市和田野环境中设计的思考。
      上海棋院的基地位于上海一个非常繁华的地区,靠近南京路,紧邻上海电视台。这个项目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紧张的场地、刻板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极致消费、弄堂和陌生而新鲜的文化场所与体验。设计中,曾老师拆除了基地上原先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破败的棚户房后,新建建筑必须按照相关管理条例来控制,所有的退界以及日照规范将都市之间原先街道的感觉以及建筑之间的亲密的关系全部打撒,这一点曾老师虽然无奈但又不得不接受。所以,曾老师打趣的表示,整个建筑可以说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由于规范的限制通过作图题的方式做出来的,相应地,最终的体量与最初的想法有了不小的变动,建筑的肌理在原先的场地也略显奇异。尽管如此,曾老师还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手法回应了里弄和棋院的特征,平衡了城市与业主的需求。

上海棋院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用地环境和上海棋院大相径庭,位于嘉兴一个田野之上。这个项目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特色缺失的场地、潜在的场所精神和记忆唤醒。考虑到马家浜文化发生在公元前4000年到5000年左右,那时候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是通过聚集的方式生活的,而他们的陶器也是成片融合在一起的。设计中,曾老师依次采用了功能分区、空间聚集、序列打散、重新排序的体量处理手法,形成一种聚落和物质聚集的意象。材料上,建筑采用了素混凝土的做法,为了和土地和环境相协调,和瓦罐的色彩形成呼应。对曾群老师来说,这虽然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项目,但是也能很好地反映出他在建筑设计中对环境、文化、材料等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

章明 & 张姿:热情而精致

      原作设计从创立至今倾向于用“散文”的文体阐述设计的立场,将自己从充满逻辑的谋局中脱身出来,将本体“单纯化”,将关系“复杂化”。概括来说,关系的散文指的是关系的前置、关系的进化、关系的观想和关系的诗学。本次讲座,章明老师和张姿老师通过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原作设计工作室近期的工作状态与变化。
      一个关键词是游目观想。中国人对空间的体验可以形容为一种“游目”的方式。在非同时同地的景象片段中,局部的关系如展开的长卷先后呈现。它避免了将视点固定在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这些分别悬置于意向中的对象,在人的意识之中形成各自能动性的关联,从而滋生出混全的整体观想。项目案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范曾艺术馆、楼纳乡村未来馆。
      一个关键词是锚固与游离。场所精神既存在于锚固场地的物质存留,又存在于游离与场地的诗意呈现。对场所的创造性挖掘,不仅是设计的前提,更是设计的契机。项目案例包括杨浦滨江一期、杨树浦水厂外的水上栈桥、生态之丘——烟草公司临江仓库改造。

项目案例

      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向史而新。我们看待过去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建筑师以文化守望者的角色建立起一个关联的脉络。它让城市或乡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一个连续不断的轨迹上可以相互对望。而不是让它告别一个荒芜的过去,或是为它嫁接一个无本无源的乌托邦式的未来。项目案例包括上海市延安中路816号“严同春”宅修缮及改建、复旦大学相辉堂。

复旦大学相辉堂

      在向史而新的关键词解读部分,章明还分享了卢永毅老师曾经在考察解放日报报社旧址时的一段感想:“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师的角色必然会发生转型,会由白板机会的助推者变成城市环境的拼贴匠和历史空间的缝补师。”同时,章老师还提出了“叠合的原真”的思想作为团队对待旧建筑改造的思考,即“在场所中,时间总是被隐藏的层面叠合覆盖起来,当我们把层面逐一理清之后,时间的质感就逐渐呈现出来。而且时间是只属于这个场所的,始终在这里隐匿地流动着,也只能在这个场所中追溯和体验。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剥离出时间的剖断面。”

童明:对城市、居民、建筑师的思考

      童明分享了他在近期城市工作中的一些思想体会。首先,童老师认为他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师最应该感谢的是时代本身,是这个时代直接造就了他们的思想与工作。从城市的角度而言,它可以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是建设性的,这一批建筑师正是吻合了时代的特点所以才能设计出如此多的作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时代也是破坏性的,而每一个建筑师在其中也是一个“捐献者”,所以人们很难用一个英雄式的姿态来谈论建筑师的工作,他们这一批人的工作其实就是如何将设计契合于城市之中。
      其次,通过以上的铺垫,童老师介绍了自己近期的城市工作。具体来说,上海近期进行了许多城市微更新的项目,童明团队也介入了其中。相比于建筑师的作品而言,他认为城市是最伟大的,城市的作品相对而言是永恒且跨时代的。童老师团队在上海的市中心介入了一个传统的里弄,这个里弄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到今天为止,一代代的居民以及无数的参与者都共同参加了整个社区的营造。其中有一栋楼,原来是一位民主资本家的豪宅,在50年代的时候进驻了40多户人家,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展开了一个奇妙的建筑故事,40多户人家从每户平均十几平方米的面积到两、三个平方米不等。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生存和竞争压力过程中,这些空间都发生了非常奇妙的变化。虽然其中的生活可以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但是建筑师的智慧是无穷的,举例来说,在其中有三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蜗居中的场景,他们尽力地去奋斗、挣扎最后合理安排空间。有一位老大爷生活在原先的一个厕所之中,他以马桶作为坐凳、以浴缸作为床来艰难地度日。撇开这些故事情节,童老师认为他们这些居民的智慧和技巧可以秒杀今日很多那些以救世主的方式来进行拯救的建筑师们。童明最大的感触就是应该向他们致敬,向我们城市的市民们致敬以及向我们的城市致敬。
      最后,童明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作为了总结,“城市是我们巨大的主体,而且它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他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向我们阐述了自己对于城市、居民和建筑师的关系,值得我们众人深思。

韩天衡美术馆,童明设计的作品

王方戟:骨架与体验

      王方戟用七园居——溪水边的山间民宿这个近期的项目分享了自己对于建筑的一些最新的思考。
      首先,结合之前童明的分享,王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关于建筑师角色为何的问题:当城市、空间、技术等都有可能是建筑一部分的时候,那建筑作为本体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学习这个专业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直困扰王老师的问题,当然他也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之中,而目前的进展则可以用“骨架与体验”这五个字来概括。其次,王老师用最近刚完成的一个民宿项目为我们诠释了骨架与体验的含义。这是一个改造的小项目,建筑面积500平米,在一个山谷之中,周边有溪水环绕。原先的房子是两个兄弟共有的,很小的面积被分成了6个开间。房子内部是木结构的,保留有很漂亮、精致的木骨架。设计过程中,王老师团队在保留了原先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在周围加建了一圈不同用意的房子,其中最主要的加建部分是为了解决民宿卫生间上下水的技术性空间,这种空间结构性的改造办法正是参考了周边农民的自宅而提出的。除此之外,加建部分还包括门厅、咖啡厅和餐厅这一类附属性的体系,这和之前结构性的体型形成了有意的对立。在功能上,为了满足客房开间的需要,王老师将原先的6开间改成了4开间,这样结构性和体验性的关系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对立,而这种差异正是老师在这个项目中想要尝试的。这种错位关系同样在建筑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体现,比如说每个房间各自不同的入户方式以及新建技术性空间的处理手法中都能看出结构和体验的相异性,不必按照常规的想法一定去形成一种统一。

民宿改造项目

民宿改造项目

      最后,王老师通过项目中一个卫生间的状态——在新的结构体之内,但是在老的空间感知之上,总结了自己目前理解建筑的基本状态——感知与结构的错位。

庄慎:纯净而文雅

      庄慎通过对阿科米星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的回顾展现了自己团队在城市环境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首先,作为阿科米星的代表,庄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于公司合伙人、建筑师和实习生的感激之情,表示自己非常享受与他们一起工作的经历。他将公司的工作主要概括为三个部分:设计、研究和实验。随着工作的推进,这三个部分慢慢地被整合在了一起,是彼此关联的,所有的设计、研究和实验都是为了用来验证团队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观念。

工作团队设计、研究和实验

      其次,庄老师介绍了团队近期合作进行的一个关于虹口1617的展览,阿科米星在其中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探讨城市建筑的改变以及改变的表达方式上,这种改变也与团队不断进行搬家的行为相契合。在工作室搬迁的过程之中,庄老师发现这种行为会对空间、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发生某种影响——从一个固定的场所变成了一直要改变的状态,这种心情可以更好地去体验城市的变化,也能促使团队形成一个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比如说在搬家过程中,庄老师团队参与了某些空间的改造与经营,在“那行”的空间之中,它可以提供展览、讲座、电影、亲子活动、美食活动等不同的体验方式,在城市之中可以更加近距离地发现空间的变化和使用情况。受到搬家行为的影响,庄老师团队慢慢地将工作的关注点放在了改变之上,表现为从建造到使用的过程,具体包括从创造到整理、从创新到调整、从系统到片段、从性能到效能、从整合到局部和从外部到内部的改变。
      最后,庄老师借用了《守日人》电影中如何攻破迷宫之城的办法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当我们在做事、工作的时候总会遇到所谓的迷宫,一些一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选择通过蒙上眼睛撞过去的办法来解决它。”

责任编辑:李鹏